pm2.5后臭氧防治成难题 环保部:已列入议事日程|行业动态|源和环保-z6尊龙官网入口
原标题:pm2.5之后,臭氧污染防治又成难题
今年7月以来,很多城市臭氧浓度多次超标,臭氧屡屡成为空气首要污染物。
“臭氧形成机理复杂、控制难度大,发达国家至今也尚未妥善解决。”在环境保护部举行的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宣教司巡视员刘友宾透露,目前,我国已将臭氧污染防治纳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议事日程。
臭氧是空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与周围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是强氧化剂,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等都有较大危害。从2016年开始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中,臭氧8小时浓度就是六大指标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说,全国各地2013年观测臭氧污染状况以来,发现最近几年臭氧污染在不断加剧。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臭氧已超过pm2.5,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宏观来看,pm2.5和臭氧、能见度呈正相关的关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说,控制臭氧,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重点。也就是说,降低臭氧浓度,就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协同削减臭氧的“前体物”nox和vocs的排放。目前,从全国来看,nox排放量有所下降,vocs却不降反升,“没有往一个有利于减少臭氧的方向走。”
“我个人认为,nox和vocs减排不协调可能是导致最近臭氧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张远航说。
国务院发布的“大气十条”要求,控制nox和vocs的排放。对此,刘友宾表示,环保部在继续把pm2.5作为大气污染治理首要任务的同时,以nox和vocs减排为重点,推进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对“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加强监督考核;加快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加大削减nox和vocs力度;出台vocs防治政策,加快制定农药、涂料、医药等行业无组织逸散的排放标准;进一步研究臭氧的形成机理,以及重点区域nox和vocs的最佳协同减排比例,并结合各地污染状况、产业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差异化控制策略等。
“通过这些努力,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初步遏制vocs排放和臭氧污染上升趋势。”刘友宾说。
刘友宾表示,臭氧形成不仅与工业、家装和服装等行业排放有关,也与机动车排放密切相关。从保护人体健康角度看,臭氧污染比较容易防范,不在室外长时间暴露,就可大幅减少臭氧对健康的危害。
“有报道称,空气污染中,臭氧比pm2.5危害更大。但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当前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关键还是降低pm2.5浓度。”中国环科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说。
——新京报